讀國際學校=學不好中文?來看看哈羅、耀中、漢基的中文課有多高大上!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4-04-03
“中文學習,一直是雙語教育里的一大痛點?!睘槭裁茨??家長和老師的答案五花八門。
結起來無非是:
- 中文太難,英文簡單;
- 中文沒有分級讀物而英文的讀本簡直太豐富了;
- 中文枯燥,英文活潑,孩子學起來更有興趣;
……
現(xiàn)在,無論香港又或內(nèi)地,越來越多家長想將自己孩子送讀香港IB課程的國際學校,享受因材施教及活動學習。不過,部分提供IB課程的學校側重英文,令孩子錯過學習中文的機會。
于是,在人人都追捧中英文雙母語教育的今天,家長們逐漸發(fā)現(xiàn),孩子怎么不愛說中文了?于是開始惶恐:為了雙語掏出的雙倍學費值嗎?連母語都丟了怎么行?
事實上,國際學校全盤西式的校園風格與教學環(huán)境,孩子們學習中國文化確實會受到一定影響。
四大天王張學友曾害怕因為自己的工作,讓小孩受到影響,所以就讓小孩就讀國際學校,但矛盾的是,現(xiàn)在孩子的“中文很差”,讓他不禁懷疑,當初的決定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。
劉燁也在接受新浪綜藝的采訪時甚至稱,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諾一上國際學校,因為想讓他能夠更好更扎實地學習中文。
從這上面看,國際學校與中文教育似乎不可兼得。于是,有父母會覺得,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把孩子送到本地學校好了,中文一定學得好。
其實,語言并不應是選擇國際或是本地學校的決定性因素。從某種程度上講,選擇國際學校更多是因為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能更大程度地激發(fā)孩子的創(chuàng)造力和獨立思考及學習的能力。
那么,香港的各個國際私立學校是如何做好孩子的中文教育的呢?
耀中國際學校
耀中國際學校教學同時著重繁簡兩種字體,針對不同的年級,有不同的教學方法。
對于中學部的中文課程,會根據(jù)同學的背景和能力,分配其學習中文的班別,學生分為一語和二語,一語學生指中文為母語的學生,主要用繁體字授課,外籍學生則屬二語學生,考慮到他們畢業(yè)后大多會到中國發(fā)展,就會用簡體字教授。
(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侵權聯(lián)系刪除)
小學部也有同樣教學政策,除了教授中文外,另外亦加入中國研習課,課程會由華籍和外籍老師雙語教學,同一個課題,兩個國籍的老師會分享自己的國家文化,讓學生除了認識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亦會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,讓學習更多元化。
漢基國際學校
漢基國際學校采用沉浸式教學,相信孩子會像一塊海綿似地吸收各種訊息。
(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侵權聯(lián)系刪除)
漢基近年改革從課本課程轉為校本課程。上課模式是在小學每班配備中英雙班主任,中文老師在授課和非授課時間都說中文,英文老師則說英文。中英比例在50/50,60/40或其他。孩子不分程度,混在一個班上課。
香港哈羅國際學校
今年6月4日,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宣布計劃從2019年8月起取消現(xiàn)在的繁簡“雙軌制”,旨在裝備學生面對「2047年的香港」。
(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侵權聯(lián)系刪除)
據(jù)悉,在取消“雙軌制”后,一至二年級學生每2周會上8節(jié)中文課,三年級及以上則為6節(jié)。此前已學習繁體字的六年級或以上學生,則會通過“繁簡混合”逐步過渡適應。
滬江維多利亞學校
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提供雙語教育,相當著重中國文化的傳承。
校園內(nèi)有很多儒家有關的標語。學校更是將現(xiàn)代課程內(nèi)關愛的主題,與儒家思想結合,讓孩子明白原來二千多年前,中國的圣人已說過類似的道理。
每星期的周會,學校會舉行升旗儀式,希望借此令學生產(chǎn)生認同感,以國際視野頌揚中國文化。家長們很贊同學校的雙語教育,孩子的進步也非常明顯。
所以,想讓孩子更好地學習中文基礎教育,在擇校方面是有一定講究。針對孩子個人情況,應先了解清楚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。
同時,家長們也需要認識到,學好中文注定是一個辛苦的過程,父母和孩子均要有正確的期待和準備。父母要堅持和孩子講中文,并幫助孩子學習中文,盡量提高孩子對中文的興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