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上學,職校招生與學歷提升信息網。

分站導航

熱點關注

好上學在線報名

在線咨詢

8:00-22:00

當前位置:

好上學

>

職校資訊

>

招生百科

2023年單招報名人數有多少?
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4-09-12

今天好上學小編整理了2023年單招報名人數有多少?相關內容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,一起來看下吧。

本文目錄一覽:

  • 1、高職院?!吧次C”原因及應對策略 高職院校生源減少
  • 2、四川單招學校報名人數
  • 3、2023年單招報名人數有多少?

2023年單招報名人數有多少?

高職院校“生源危機”原因及應對策略 高職院校生源減少

[摘 要] 近幾年,高職院校招生難的問題已顯現(xiàn)。由于人口自然下降、高中應屆畢業(yè)生減少、往屆生人數下降、“棄考族”增加、高中與高職搶生源、高職院校部分專業(yè)就業(yè)優(yōu)勢不足等諸多原因,造成高職院?!吧次C”。高職院校應從穩(wěn)定規(guī)模、優(yōu)化結構,提高質量、辦出特色,抓住機遇、迎接挑戰(zhàn),改革高職招生等方面應對“生源危機”。
[關鍵詞]高職;招生; 生源危機
近幾年,高職院校招生難已經暴露無遺,生源不足加劇了高職院校的競爭,沒有特色或經營不善的高職院校會陷入困境,部分高職院校的生存危機不可避免。幾年前有人預言“10年后會有高校破產”,這并非聳人聽聞?!耙恍└呗氃盒K劳鰧⒉豢杀苊狻?,這一觀點在業(yè)內普遍被認可,并且預測在三五年之后就會出現(xiàn)。
一、生源危機原因
造成高職院?!吧次C”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1.人口自然下降。上世紀90年代以后,計劃生育政策收緊,人口自然下降。隨著出生人口的下降,特別是適齡大學生的減少,某些高職院校生存危機十分嚴峻。
2.高中應屆畢業(yè)生減少。這個減少主要是受小學學制“五改六”的影響。江西省小學學制“五改六”從2002年相繼展開,受此因素影響,江西省從2009年開始,普通高考報名人數中,應屆考生的人數呈下降趨勢。
3.往屆生人數下降。往屆生的減少與課改之后的首次高考有一定的關系,很多考生擔心跟不上新高考方案,選擇復讀的人減少了。
4.“棄考族”增加。2009年全國有84萬考生棄考,2010年有34萬棄考。部分考生出國留學。
5.高中與高職搶生源。高中貶低高職,不少高考落榜生復讀高三。這些學生多數屬于分數偏高、復讀后有希望沖擊本科院校的學生。
6.高職院校部分專業(yè)就業(yè)優(yōu)勢不足。有些高職院校辦學特色不明顯,就業(yè)優(yōu)勢不足,高中畢業(yè)生干脆棄考,直接出去打工。
二、應對“生源危機”的對策及思考
在高考生越來越少的同時,要看到一些高職院校的畢業(yè)生卻越來越俏。以前,高職院校求用人單位接納畢業(yè)生;現(xiàn)在,用人單位求高職院校輸送畢業(yè)生,甚至通過訂單等方式搶奪畢業(yè)生,這是很大的變化。
1.穩(wěn)定規(guī)模,優(yōu)化結構。生源危機正好給高職院校提供了一個重新定位與發(fā)展的機遇,是高職院校調整規(guī)模、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契機。生源危機可以倒逼高職院校調整培養(yǎng)體系,讓高職院校人才培養(yǎng)更加注重特色,打造與市場需求的專業(yè)。高職院校的定位很重要,這是改革與發(fā)展的基本依據。定位準確才能構建特色,形成優(yōu)勢,不要盲目追求層次上的“高”,規(guī)模上的“大”。在一定的時期內,高職院校做得最優(yōu),做得卓越,就可以辦出高質量的高職院校。危機就是生機,只要高職院校能夠準確定位,明確目標,不斷對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、管理模式、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等各方面進行調整,不斷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和創(chuàng)新能力,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,高職院校培養(yǎng)出來學生肯定會受社會的歡迎。
2.提高質量,辦出特色。生源危機實質上是質量危機,高職院校在招生中出現(xiàn)了冰火兩重天的現(xiàn)象,有些高職院校招生很旺,也有很多高職院校招生出現(xiàn)“吃不飽”的現(xiàn)象。為了維持自身的發(fā)展,保證招生數量,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必然下滑,這就進一步加大了高職辦學的難度。生源危機可以倒逼高職院校調整培養(yǎng)體系,讓高職院校人才培養(yǎng)更加注重特色,打造與市場需求的專業(yè)。特色就是一所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征。高職院校應從自身的條件出發(fā),根據自己的優(yōu)勢整合資源,集中力量建設優(yōu)勢重點學科,形成學科特色。辦高職院校就是辦專業(yè),因為專業(yè)既能體現(xiàn)高職院校特色,又能體現(xiàn)市場需求。緊密圍繞產業(yè)結構優(yōu)化升級對學生的知識、技能提出的新要求,構建體現(xiàn)市場需求的專業(yè)結構和課程體系。堅持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優(yōu),人優(yōu)我特”,用專業(yè)品牌贏得市場,吸引學生。通過辦出專業(yè)特色,破解“學非所用、用非所學”的難題,打造人才培養(yǎng)特色品牌。
3.抓住機遇,迎接挑戰(zhàn)。危機即生機,當生源減少的危機出現(xiàn),也就意味高職院校新一輪發(fā)展機遇很快到來。因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需要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客觀現(xiàn)實,決定了高職院校必然的生存空間。重視并化解高職院校辦學危機的過程,就是*革除高職院校發(fā)展制約因素、優(yōu)化高職院校生存環(huán)境的過程。在這場危機中,高職院校將面臨優(yōu)勝劣汰的挑戰(zhàn),圍繞高職教育規(guī)律實施辦學改革,將使得大多數高職院校趨向真正符合市場需求,從而更好地生存和發(fā)展。
把挑戰(zhàn)跟機遇結合起來,高職院校辦學觀念要變。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,實行開門辦學,社會上需要什么專業(yè)就培育什么專業(yè)。要為社會提供多層次、多類型、多形式的教育,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教育而設立的質量標準。
4.改革高職招生。從現(xiàn)實來看,國家在政策方面也越來越重視高等職業(yè)教育,在經費支持和招生政策方面,有了很多可喜的變化。針對生源減少的現(xiàn)實情況,高職招生要前瞻性地進行改革,實行按辦學條件核定招生計劃下的注冊制,并進一步出臺培植特色高職、品牌高職的招生、教改政策,提升高職院校面向全國甚至海外的競爭力。
責任編輯 一覺

四川單招學校報名人數

四川單招學校報名人數如下:

2022年四川單招計劃招生人數為30.65萬人(普高計劃12.11萬人、中職計劃18.54萬人,公辦院校9.71萬人、民辦高校20.95萬人),全省實際報考人數為28.28萬人(普高11.17萬人、中職17.11萬人),實際參加考試的學生人數只有26萬余人。

2023年四川高職單招計劃已經公布,合計招生計劃人數為29.97萬人,較2022年計劃人數略減0.68萬人,減少幅度為2.22%左右。招生計劃減少的原因是2023年本科院校中有5所高校退出高職單招,從而造成計劃人數的減少。

單招考試注意事項:

1、第一印象很重要。

我們評定一個人,首先是從第一印象開始的,穿著,形態(tài),精神面貌,都要格外注意。在穿著方面,不一定要正裝或者華麗的裝束,但是一定要保持干凈整潔。女士不要穿著暴露,化濃妝或者帶過多飾品,男士不要留太長頭發(fā),胡子,一定要清爽。走路也要抬頭挺胸,面帶微笑,精神飽滿,要給老師很自信的感覺。

2、見面打招呼。

面試禮儀,打招呼是非常重要的,進場后向考官微笑點頭示意,向考官道一聲“老師好”就可以了。坐下后,不要做太多小動作,這樣會暴露自己緊張的情緒。

3、即興提問,回答有條理。

即興提問是單招面試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(huán),通過與考生一問一答,考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考生各方面的能力。即興提問雖然沒有固定的問題和答案,考生也還是可以提前進行準備的。

2023年單招報名人數有多少?

2023單招報名人數如下:

1、河南省2023單招院校招生人數總人數227000人。

2、河北2023年單招考試的人數會突破30萬。

3、山東2023年單招考試招生人數114808人。

單招考試也是普通高考里的一部份。學生要參加單招考試必須要先進行普通高考報名,拿到準考證才行,每年的3月份是專科學院單獨招生的報名時間,學生要先登陸自己想報考的學校官網點擊單獨招生報名系統(tǒng),進行報名,輸入準考證號與身份證號,這一項最關鍵,沒有準考證號就報不了名,選擇自己的學歷層次,是職業(yè)學生還是普通高中生。

單招是指:

單獨招生是教育部為進一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(yè)教育體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選拔錄取機制。為了貫徹落實《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(yè)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(yè)教育改革與發(fā)展的意見》。

積極探索引導高中畢業(yè)生和中職畢業(yè)生向優(yōu)質高等職業(yè)院校合理分流,提升高等職業(yè)教育的生源質量,決定由高等職業(yè)院校在高考前組織命題、考試、評卷、劃定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,確定錄取名單,直接報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備案錄取。這種招生形式就叫做高職院?!皢为氄猩?,參加單獨招生考試錄取的考生與參加高考錄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。

以上就是2023年單招報名人數有多少?全部內容,更多相關信息,敬請關注好上學。

標簽:??

分享:

qq好友分享 QQ空間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
(c)2025 m.rolandosalazar210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聯(lián)系我們 | 浙ICP備2023018783號